來源:大美無度
高質量發展5A是指第三方評價機構大美無度,運用擁有國家版權的高質量發展指數評級系統,對全球范圍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發展安全的主體進行評價的結果和依法授予用以提升聲譽的證明。
世界5A高質量發展評級公司大美無度2023年7月24日在杭州發布,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推動第三方評價機構發布一批企業標準排行榜”精神,按照《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指導意見》重要部署,基于聯合國ESG和魏義光《品牌中國夢》大模型算法,經擁有國家版權的“CNISA大數據高質量發展指數評級系統”演算和浙江禾晨信用等級評估,對符合“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發展安全”《大美全球高質量發展5A評價標準》的中國高質量發展5A品牌予以公告,并依法授予證書。
2023第九屆世界500強榜單,大美無度世界5A評級2023年5月10日在杭州發布,中國企業233家入選“世界500強”。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高質量發展指數82620.27,獲評“中國高質量發展5A品牌”、2023“世界500強”第55位、ESG評級3A。
——簽訂合同后,3個工作日完成高質量發展5A評級,發布公告、依法授予證書(按《廣告法》規定、招投標、申報政府獎勵)、授牌。中央級媒體新聞需另聯系。
——高質量發展獲評5A是業務增長的“金鑰匙”,20億元廣告費換不來的聲譽。大美無度僅接受企業、大學、媒體、律師事務所申報,歡迎各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推薦。申報評級與合作請聯系:0571-85104798
——各地對“高質量發展5A”、“世界500強”企業具體扶持政策,請咨詢所在地政府。
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這指明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征,明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和重要標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指導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
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把握新發展理念的重大指導意義,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根本宗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要全面掌握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務實制定舉措、精準貫徹理念。三是堅持底線思維。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增強憂患意識和前瞻意識,不斷提升抵御風險的能力,牢牢守住安全發展的底線。
然而“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存在太多被扭曲的解釋、被屏蔽的真相、被顛倒的事實。”評級話語權是關系國家生死存亡的意識形態主導權,21世紀不終結美西方排行榜騙術,就不可能推進全球話語體系的重構,就不可能走向全球正義的世界新秩序。
信息技術的演進將人類發展帶入了歷史的拐點,國際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宏觀變遷,為我國國際話語權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歷史性契機,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意識形態多樣化,價值觀及其表達日益多元化的時代。尋求新時代國際話語權的高質量構建,成為了中國邁向強國必然的歷史選擇。
打破美西方話語體系藩籬,高質量建構新時代中國國際話語權,就需要一個能夠超越種族、文化、國際和意識形態界限,著眼于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大局,反映全人類共同利益和追求,具有共同性、全球性共識的價值觀,“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這樣的價值觀,也是面對問題的時代聲音和最實際的呼聲。
“人類命運共同體”自2015年提出以來,得到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普遍認同和理解,更是作為世界和平發展的理念、目標和愿景,相繼被聯合國決議、安理會決議所采納。
“人類命運共同體”傳承了中華傳統的天下觀、義利觀與和諧觀,倡導兼收并蓄、和而不同,反對孤立、靜止、片面地看待問題,從而突破了非此即彼、非白即墨、二元對立的觀念桎梏,為人類思考生存和發展問題提供了全新的理論視角。能夠形成多元主體共同體驗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超越了單個民族、國家的認知局限,實現了人道主義思索和全球福祉聚焦的視野轉向,同時在概念內涵上具有巨大的延展性,更是具備將“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付諸實現的潛力。所以說,“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然成為我國國際話語權要表達的核心內容與終極價值追求。
中國取得了斐然的發展,正逐步實現從國際體系的旁觀者,到引領者的轉變。向世界“展示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良好形象”,“要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既不能肆意“話語壟斷”,也不能隨意“缺位失語”。既要講“中國話”,也要科學合理使用“現代語言”,形成適應時代特征和語言習慣的話語模式,增強中國話語的親和力。
要重視提煉表述“中國形象”的“標識性概念”,加強對國內外基礎理論問題或重大思想前沿問題的研究,為“中國經驗”向“中國理念”“中國主張”的轉變,實現“中國理論”對“中國道路”的準確解讀等,提供科學的學理支撐和豐富的學術話語資源,形成帶有鮮明“中國烙印”的新話語群。
2020年,特朗普政府無端打壓中國企業,限制美國投資所謂“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企業”,標準普爾、道瓊斯、富時羅素等,隨即決定將包括海康威視在內的,多家中國企業從其指數中剔除。
中國抗疫成效顯著,然而美國彭博社2021年6月28日,發布“全球抗擊新冠能力排名”,美國排名第1,中國排名第8。此后的中國排名更是降至第24位。更離譜的是,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2021年全球安全衛生指數中,美國排名第1位,中國排名第51位。
2022年初以來,美國物價飛漲,一度出現近40年最嚴重通脹,美國民眾叫苦不迭,對經濟復蘇信心明顯下挫。美國通脹癥結明明是其自身結構失衡和政府應對失當,美方一些人卻罔顧事實,再次祭出“甩鍋”大法,企圖遷罪中國。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中國傲慢論”“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爾伯格陷阱”等論調,令國際輿論場中充斥著刻板偏見、極化言論和虛假信息,歪曲中國在推動全球抗疫的突出貢獻,遮蔽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實體權力是被授予的、被占有的,因而也是可以被剝奪的;話語權利則是被獲得的,難以通過外在力量剝奪,它具有自我膨脹和慣性遺傳的本能。實體權力是自上而下的,通過“線性傳導”,影響人的主要是非日常生活領域;而話語權利不僅是自上而下的,也是由內而外、由中心到邊緣逐步擴散的,通過“輻射傳導”,介入到人的生活方方面面。實體權力是以命令、服從等方式實施的;話語權利則是以傳播、擴散的方式發生效力的。
實體權力有著清晰的邊界,其作用范圍是明確而固定的,“僭越”既是非法的,也是非常態的。話語權利沒有固定的邊界,其作用范圍可以無限延展,可以侵入到生活的任何角落,“越界代言”“越俎代庖”是一種常態。話語權利不僅控制著人們的思想,還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高質量發展不能只是一句口號,更不是局限于經濟領域。”因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復雜。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挑戰,關鍵在于辦好自己的事,提高發展質量,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所以,“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作者:老兵魏義光